YY易游体育-中国击剑俱乐部联赛十周年,剑道上绽放的梦想与坚持

国际足球 1℃ 0

2023年8月,中国击剑俱乐部联赛迎来了YY易游体育自己的十周岁生日,十年来,这项赛事从最初只有几百人参与的“小众比赛”,成长为如今覆盖全国、年度参与人数破万的击剑盛事,它不仅成为中国大众击剑发展的“助推器”,更成为无数普通人书写体育梦想、实现自我成长的广阔舞台。

十年前的夏天,首届中国击剑俱乐部联赛在北京悄然开幕,当时只有来自十几个城市的三十余家俱乐部、不足五百名选手报名参赛,很多设施临时搭建,不少观众还是选手家属“客串”,谁也没想到,这颗小小的种子,会在十年后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。

“2013年我带着儿子参加第一届比赛时,整个赛场只有六条剑道。”上海雷霆击剑俱乐部创始人李明回忆道,“现在想想,那更像是俱乐部之间的友谊赛,但就是那样简单的开始,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击剑的未来。”

十年间,联赛走过了中国击剑运动发展的黄金时期,随着奥运冠军雷声、孙玉洁等运动员的涌现,击剑这项曾经被视为“贵族运动”的体育项目,开始走进普通人的生活,联赛的规模逐年扩大——城市分站赛从3个增加到10个,参赛人数从500人增长到超过10000人,年龄组别从3个扩展到7个,涵盖了从6岁到60岁的全年龄段选手。

对于许多击剑爱好者来说,联赛不仅是比赛,更是一年一度的节日,北京选手王晓宇从10岁开始参加联赛,如今已是大学二年级学生。“我参加了整整十年联赛,从小学组打到成人组。”王晓宇抚摸着胸前的奖牌说,“这里记录了我的成长,从最初一轮游到现在能进入全国前八,联赛见证了我每一步的努力。”

中国击剑俱乐部联赛十周年,剑道上绽放的梦想与坚持

联赛的发展也折射出中国体育产业的变迁,早期参赛选手自费比赛是常态,如今不少优秀选手已经能够获得品牌赞助,赛事转播从最初的简单录像,发展到现在的多机位高清直播,线上观赛人数单站比赛就能突破百万,更重要的是,击剑俱乐部已经从一线城市扩展到二三线城市,甚至一些县城也出现了击剑培训中心。

“联赛最大的成就是构建了中国击剑的人才金字塔。”前中国击剑队总教练王键评价道,“专业队的选材面明显拓宽了,很多年轻选手正是通过俱乐部联赛脱颖而出,最终进入省队、国家队。”

十年的发展历程并非一帆风顺,2020年的疫情给赛事带来了巨大挑战,组织者不得不将比赛移至线上举行,创新推出了“云击剑”模式,选手们在家中和俱乐部搭建简易剑道,通过视频连线进行比赛,这种特殊的比赛形式虽然缺少了现场交锋的火花,却展现了击剑人和赛事组织者的韧性与创造力。

中国击剑俱乐部联赛十周年,剑道上绽放的梦想与坚持

“那段时间我们真的很担心联赛会中断。”联赛组委会主任张伟表示,“但让我们感动的是,选手们的热情丝毫没有减退,线上比赛的消息公布后,报名人数反而增加了,这可能是因为大家被困在家中,更需要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。”

十年的积累让联赛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,赛场上,小选手们赛后互相握手致意,年长选手主动指导新人,这些画面已经成为联赛的常态,赛场外,组织者还增加了击剑文化展览、器材创新展示、奥运冠军互动等环节,让比赛不再是单纯的竞技,而成为击剑文化的推广平台。

来自成都的12岁选手刘子涵今年第一次参加全国总决赛,虽然没能取得理想名次,但她仍然很兴奋:“我见到了好多只在电视上看过的选手,还得到了雷声哥哥的签名!明年我还要来,一定要比今年打得更好!”

下一个十年,联赛将走向何方?组委会已经制定了新的发展规划:将进一步扩大赛事规模,增加国际交流环节,推动中国击剑俱乐部联赛与海外赛事的对接;同时加强科技应用,引入AI评分辅助系统、VR观赛体验等新技术;还将深入校园,推动击剑运动在青少年中的普及。

“我们希望联赛不仅能培养优秀的击剑选手,更能培养出无数热爱体育、享受运动的人。”张伟说,“这才是体育的根本价值。”

十年磨一剑,中国击剑俱乐部联赛用十年时间,书写了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,这里有选手们汗洒剑道的坚持,有教练们默默无闻的奉献,有组织者不断创新突破,更有中国体育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,剑尖相交的清脆响声,不仅是比赛的开始,更是一代代击剑人梦想绽放的声音。

0 条评论

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

发表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*
*